上周的时候,跟同事一起吃饭,聊到了养猫咪的开销,每月下来要小500元,真的是惊掉了我的下巴!

我有点儿不信,随手就上网搜索了一下,果不其然,还真是……

这个费用,我都可以来养一台小汽车了,或者每年换一台iPhone或者华为,都花不完啊!

太惊人了!

然后,又聊到了看电影、喝咖啡、点外卖……

哈哈哈

笑死了,真的是有代沟了嘛!

每个月看1-2场电影,工作日每天来1杯咖啡,中午再点个外卖……

就这仨随便一算,电影70元/2张票,咖啡10元*20天=200元,外卖23元*10次=230元,600元一个月,又出去了。

然后,就想起来自己年轻那会儿了。

刚上班,收入也低,家里的刚性开销就是吃穿住行,本着能省则省的原则,还是月月光。

为啥?

一来是本身收入就不高,二来就是对钱的用途没有规划,花到哪儿算哪,有多少花多少。

说白了就是储蓄=收入-支出,往往储蓄为0,甚至是负数。

根本就没有存钱的逻辑,如果换成支出=收入-储蓄的话,多多少少肯定是会攒些储蓄出来的。

就像是分期付款买房买车一个道理,大部分人不分期的话,都是既买不了房,也攒不下来钱的。

回望过去,没有把这些经验教训记录下来,用以指导后续的人生,真的是白活了一回。

如今,人到中年,才晓得把钱掰成几瓣来花,能不花的钱就省着点儿吧!

还不是因为,家庭的这个责任的扁担现在轮到自己来挑了嘛!

当然是,谁挑谁知道了……

上有老人,下有孩子的日子,对于有责任心的人来说,顿感压力山大是毋庸置疑的!

如果是我,我不会去养宠物,电影咖啡外卖偶尔一次就行了,省下来的钱,还是要花到刚需的地方去……

比如:意外险、医疗险、重疾险、定期寿险、养老金、教育金、增额寿险、分红险等,再规划投资些国债、基金、股票……

保险是带杠杆的钱,用少量确定的保费去抵挡不可知的经济风险,极为划算!

其他是风险性投资,用来博取相对的高收益,用钱生钱才是钱的正确用法。